为什么当事人与旁观者的观点总是不同?

为什么你不能不看这个实验?

为什么2001年9月11号恐怖分子要轰炸美国?为什么她偏偏喜欢你?为什么受伤的人总是你?为什么你现在一定要老老实实地捧着这本书,读这些枯燥无味的实验?人人都是心理学家。人们总是在有意无意地对外部世界的形形色色的现象做出自己的解释。对事件的原因作出解释–这就是归因。

归因有种种维度。她喜欢你,哦,只是因为你比较有钱——你很惨吧,瞧,这就是归因于外部因素);与之相反,她爱你一万年,是因为爱你的Cool、爱你对她的好、甚至爱你对她的坏——珍惜吧,瞧,这就是归因于内部因素)。是让自己更加有安全感吗?是让自己能够更好地把握未来吗?

总之,归因对于人们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心理学家对归因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在实验一中,我们关注的是,当事人与旁观者对于同一事件的归因的不同。为什么看起来,老师总是对的,爸爸总是对的,老婆总是对的,老板总是对的,而你,一不小心,打破了一个花瓶:”你为什么总是如此粗心大意?哎呀,你这人啦!”为了让自己不再郁闷,请当一回心理学家。

请你当一回心理学家

你的导师是美国心理学家Nisbett,在1973年你将跟随你的导师进行你的三项著名的归因实验。现在在此,你将要回顾的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一项实验。

在实验中,你对28对女大学生进行了研究。实验是这样进行的,你找到56名互不认识的女大学生,然后将其随机组合成28对。每次,你只让其中的一对进入实验室。每一对女大学生中,其中的一个扮演当事人,另一位则扮演整个实验过程中的旁观者。然后,你向当事人说,最近有一个由银行家组成的重要的代表团将要访问学校,代表团的成员将为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筹款,但是她们希望能够首先了解你所在的这所大学的各方面的情况。你是否愿意志愿做一些接待工作?当然,Money是很少的。

在当事人对这个问题做出回答之后,这样,另一名女大学生–旁观者就清楚了当事人所做出的结论。接着,你会询问当事人另一个问题,是否愿意去做另一件类似的工作,如,帮助游说某项基金,然后让当事人自己与旁观者分别对当事人的态度在九点量表上给出一个相应的数值。8表示非常愿意做,0表示根本不愿意做。

当事人是愿意游说基金还是不愿意游说呢?你的研究结果发现:

归因实验结果

从你的研究结果中,对其加以统计处理,你可以发现,当事人更多地根据不同情况而作出不同的判断,不管当事人是否愿意志愿接待代表团,她们在游说基金方面的愿意程度都差不多,甚至原来不愿意接待的,而更愿意游说基金。旁观者则更多地根据当事人在前一件事情的表现上做出判断,将当事人的原先的决定看作是她的稳定品质的表现。因此,在旁观者眼中,愿意担任接待工作的,也往往愿意游说基金;其他则与之相反。

因此,你做出了自己的研究结论:当事人更多地受到环境的影响,更多的用环境来解释自己的行为的原因;而旁观者则更多地受到了当事人的稳定品质的影响,更多地用个人品质来解释当事人的行为。

点评

结合自己的另两个实验,Nisbett等人提出了内隐人格假说,也就是说当事人与旁观者的归因的不同,反映了人们对于自己以及他人具有不同的潜在的人格假设。你就是这样的,我则就是那样的–或许,我们没有意识到这种差异,然而它的的确确存在,由此也可见,真正做到为他人着想的不易。

心理学与你

好了,现在你再回过头看看,这个实验对于你的意义?以后,碰到类似情景,聪明的你该如何解释?

1、 你的孩子平时总是成绩不错,但是这次考试不及格?当老爸老妈的指责他,为什么你总是这样学习不努力?这种时候,孩子为什么会特别伤心,往往在心里想:不就是发挥不正常吗?不就是题目难一点了吗?

2、 你的公司的同事中,有一个人,据说当年高中时候曾经偷过一两车而被学校处分过,为什么因此你总是对他保持高度警惕,当有一天,你听说到,公司中有一辆汽车给偷了,你的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他偷的?最后,你听说,竟然是他勇斗歹徒,最后保卫了公司财产,你为什么会诧异得合不拢嘴?

搞笑心理学:老婆的辩解

◆你睡到早上11点是因为你是个懒虫;我睡到早上11点是因为我太劳累了。

◆你干活用很长的时间是因为慢腾腾傻乎乎;我干活用很长的时间是因为我向来既负责又细心。

◆你不喜欢它是因为你有偏见;我不喜欢它是因为我有天生的明辨是非的本领。

◆你生气是因为你脾气暴躁;我生气是碰巧当时我心情不好而你又来惹我。

◆你夸奖女同事是没安好心,图谋不轨;我夸奖男同事是为了融洽关系,有利于工作。

◆你在金钱上挥霍无度;我在金钱上慷慨大方。

◆你这个人喜怒无常,真难伺候;我有时候情绪会有些不稳定,而你还不愿让着我。

延伸阅读:

  • nisbett的个人简历
  • 关于内隐人格假说的更多介绍
  • 需要补充的是,也有批评者对nisbett等人的实验提出了质疑,认为可能是实验程序的安排导致了实验结果的出现。
  • 关于归因,经常引人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文化是否对归因有影响?比如上述结论与实验是否在中国人身上存在?此块研究可以Nisbett学生彭凯平做过的文化与归因的经典实验,有兴趣者可以查阅。同样,彭凯平与nisbett也联合发表过有关论文。
  • nisbett最近一些年来的新书与可研究,可以参考

最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