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社交媒体观

近期,不少朋友写邮件来问:为什么文章少了那么多,能不能相互加为好友。在此一并做个小解释。

关于价值观

因为写的文章有不少牵涉到价值观问题,而我个人很讨厌价值观输出,或许,因为年龄大了,上网时间有限,也无力与各位去争论涉及到价值观的问题。

比如:

  • Markdown是好还是坏?
  • 究竟是猛跟最Top的学术会议发论文,还是立足应用开发产品?
  • 读书是读慢还是读快?

对我来说,我更在意的是作者构思观点的逻辑及其使用的证据。我的文章之所以有它独有的价值,因为它的观点是我所信仰的。心理学中大千论文,独有一瓢我取之,这是我的态度。

一般取来的这些水,比如元认知、执行意图、行为瘫痪、成功万花筒、可能的自我与社会网络分析,往往背后有三四十年的研究证据,即使对于国内心理系博士来说,也具备一定的知识新鲜感。有趣的是,身为一家历史已经逾十年的心理健康与心理测量公司创始人,我占有大量资料与数据,但没有发论文的需求。于是,这些好的观念,它们更多成了我在求知过程中,建立三观的一种手段。

如同冬夜曾写下的诗句:

写下你的名字,温暖的阳光一朵一朵地开了

建构三观的这些砖头,如那位给寂寞冬夜的少年带来许多温暖的少女的名字一样,具备神咒一般的力量。你阅读它、你思考它,你测试它、你理解它、你运用它、你分享它,自然如潺潺水流,沁入你的时间之河,延展生命的不同维度,而对他人,是洪水还是甘露?

关于知识输出的层级管理

我的知识输出,大体上,按照写作与思考次序,是依次递减,

  • 豆瓣的日记或基于git的个人文档夹记录的是最原始的思维状态,往往是2个25分钟完成
  • 然后再是个人博客上的文章:一般分为草稿与公开两种状态,思考较多,往往是二三天迭代完成
  • 再次是github上的私人项目,以图书、论文或APP等完整项目为主,往往是三四月迭代完成

种种观点,种种证据,一旦没有相应的前后文背景,讨论起来太累。所以,这个习惯保持很多年了:

日记或个人博客文章,一旦有涉及到价值观、争吵嫌疑,会暂时给它设为豆瓣的朋友可见状态或Jekyll的草稿状态。

我不想也无力说服你。留下来的,往往是它真的说服了我。信者则是那缘分。

渐渐地,基于Github与Jekyll的个人博客,草稿日多;豆瓣上朋友可见的日记日多——让你自己与你在意的人看到你的成长或输出,而非纠缠于陌生人简单的mark与没有含金量的吵架。

关于自激

12年暑假,朋友们小聚会,聊社交媒体、聊心理学。其中,我对一位友人提醒到:小心社交媒体的自激。

什么是自激?抄一段来自百科的解释:

在会议室开会时,常常会遇到一种情况,就是喇叭里突然发出刺耳的尖叫。这种现象的原理在物理学上叫“自激”,是把喇叭的声音传到麦克风里,再经过扩音器中三极管数百倍的放大,在喇叭中传出更大的声音,然后这些声音又被送进了麦克风,又经过数百倍的放大,又在喇叭中播出来……这样一直重复下去,形成正反馈,最后就形成了尖叫声音。

同样,对社交媒体的迷恋,也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一种你的心智的自激。你已经不属于你,而是属于你的那些粉丝。你们在共同创作一个或许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你已经认不出的【自己】。摆脱会议室的自激的简单办法就是——拿走话筒。同样,我当时给那位朋友的建议就是:

每隔一段时间,离开社交媒体与网络,安心读书

关于朋友

从网友到朋友,真的需要那么多朋友吗?我对自己的情商与智商很不自信,我无法相信,通过网上随便一两句话,就可以判断某人成为你的朋友。即使他是红人。

所以,常给自己设置了三个小门槛:

  • 那些是朋友的人,必然是【线下认识的,无利益冲突的,聊得来的】——因为我的智商情商无法不借助线下线索判断你的品质。如果你真的觉得某人某事对你很重要,线下认识有那么难吗?
  • 那些线上陌生人,成为朋友的,必然是【有7本左右共同喜欢的书】,并且坚持做一件事情很久的人,无利益冲突的,聊得来的。
  • 那些各类红人,必然是与我无关的,各有各的路。如果说创作也是一种信息搬运活动,来源千篇一律的信息源,怎能奢望产生高质量的信息或作品?

因此,虽然安静,但可以持续地写下去、读下去…… 一旦认为朋友,那是可以毫不犹豫帮忙。而我狭小的社交媒体圈,因为观测对象有限,单个人身上了解的信息足够多。所以往往可以在时间维度,看到各位朋友不一样的精彩与进步,以及种种正在浮现或摇摆的【模式】。

关于“有趣”

才华如利剑,当慎用、不逞能。用在创作上,而不是对骂、逢迎与俏皮话。

  • 有趣真的有趣吗?一直不喜欢各类所谓有趣的故事。有谁能告诉我?——有趣背后无利益无营销?一时的俏皮话能迎来一堆回应,风吹雨打去。俏皮话还是俏皮话而已。借助于技术放大器或者通过每个时代都有的思想过滤器,对时空有一定影响力才是更有意义的:D

  • 不逞能。对负能量、网络恶性事件、与自己价值观相差太远的人离得远远的。唯有远离,才能静心,才能专注创作。

将生命浪费在纯粹的创作之中,度过了漫长的十年,并且还在持续着,这是一件多么幸福与奢侈的事情啊。

相关参考

推荐《劝学篇》

侍于君子有三愆,

  •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
  • 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
  • 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最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