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中国婚恋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本土心理学概念

在伴侣从”外人”真正变为”自己人”甚至”另一半”之前,中国人普遍倾向使用”装”的角色策略。

”装”不同于西方亲密关系中的”印象整饰”,它与西方的”印象整饰”存在以下不同

第一个不同,西方的印象整饰更多意味着一种人际沟通技巧,很少牵涉到人格的深层次的东西,以及除了自己以外的人。在西式的”印象整饰”里面,很少看到西方人的”印象整饰”会牵涉到自己的人格、自我概念、自尊体系、社会评价体系与朋友网络的改变。 在西方的印象整饰研究中,经常只限定于特定的情景,如,约会或者面试。

中国的”装”则是无处不在,”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成了中国本土文化的一部分了。”打肿脸充胖子”的”装”法对于西方人来说,有时候很难理解。因为在他们看来,”印象整饰”更多是通过人际沟通技巧来维护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形象。西式的”印象整饰”之中,可能较少有人真的因为在沟通中强调自己很有钱,而试图付出实际行动,借给对方很多钱。

然而,在中式的”印象整饰”或者说”装”之中,如果一个中国人在与人沟通的时候,”装”得很有钱,那么,当对方向他借钱的时候,他可能会为了维护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面子”,真的会采取实际行动,将钱借给对方。说得更直白点,西方的”印象整饰”对类似于借钱之类较重大的社会支持行为产生的影响有限,很少会为了”印象整饰”而去”印象整饰”,按照”印象整饰”中所呈现给对方的形象去行动。但是,如果一个中国人在”装”的很有钱,有很多朋友的时候,他往往会真的借钱给对方,同时召来很多朋友,向大家”显摆显摆”。

第二个不同,西方的”印象整饰”往往是自我表现倾向更强一些。西方的”印象整饰”,在婚恋中,一般都是指努力表现自己好的一面,而倾向于不表现自己不好的一面。西式的”印象整饰”很少牵涉到表现自己不好的一面,努力去降低自己的自尊,努力去显示自己的某些资源不足与某些弱点。然而,在中国本土文化里面的”装”,除了”打肿脸充胖子”的”装”法之外,还存在另一类”装”法,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装谦虚”等。

也就是说,中国人的”装”或者说中国人的”印象整饰”更强调是否符合社会道德与社会规范,是否损害了对方的”面子”。当男方第一次上门去见女方家长的时候,如果男方是欧美文化背景,可能更倾向于表现自己的收入不低、长相不差,未来会作一个好的中国女婿。而如果男方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可能更倾向于,很谦虚地,说”收入还可以”,当谈及自己的长相的时候,往往会用”哦,还对得起观众吧”之类的笑话。问及对女方的承诺的时候,也更倾向于中庸、保守的回答”我肯定会对她好”。即使中国女婿收入真的很高,也很少采用一种”自我表现”式的西式”印象整饰”的策略,更倾向于”装”得更老实、更有礼貌、更谦虚。

中国人的“装”与黄光国的”面子功夫”或者说”做面子”也不完全是一回事情

在西方传统观念中,印象整饰可以定义为:为了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得到别人好的评价与对待,人们会用一种给他人造成特定印象的方式产生行为。也就是西方社会学家Goffman的戏剧理论所说的前台的一面。如果对应到黄光国的”人情与面子”理论模式,西方的印象整饰或者说印象管理则指混合关系网的前台部分。用黄光国的理论来看,西方的印象整饰等同于中国文化语境中的”面子功夫”与”做面子”。

然而,在我的理解之中,婚恋生活之中的”装”与黄光国的”面子功夫”或者说”做面子”也不完全是一回事情。两者至少存在以下不同。

第一,台湾心理学家黄光国的理论用于分析中国人的权利交换,官场运作,非常合适,但是对于中国人的婚恋生活,存在不合适的地方。用黄光国的理论来看,”面子”等同于一个人的各种有形、无形资源的整体函数,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越高,越英俊,越符合社会规范,那么,也就越有面子。所以,黄光国所说的”面子功夫”与”做面子”,说的是,努力通过各种方法,提高一个人的面子。但是,在婚恋生活中,有时候,往往需要的并不是去通过各种”面子功夫”来增加自己的”面子”,王子爱上村姑的故事告诉了我们,至少婚恋生活中,存在例子,有人在采取”减面子”的方式。

在王子爱上村姑的例子之中,无论是王子还是村姑,都很难说对方在”做面子”,他们的行为更多可以形容为,通过”装”的策略,努力去迎合对方的角色期望,与对方的角色期望相匹配。对于一个村姑来说,王子肯定比街头打铁的阿牛有面子,但是阿牛偏偏是符合村姑的角色期望的个体。因此,爱上村姑的王子,往往不是再去增加自己的面子,而是彻底换了一种角色,抛弃华服与随从,光着膀子,穿着极其普通的衣服,去帮村姑磨豆腐或者说打铁。此时此刻,黄光国的”面子”理论在这种情景之下,显得那么不适用,而我的角色策略理论可能更容易解释这种现象。

但是,黄光国作为中国最有思想力的心理学家,在他的”人情与面子”理论模式之中,还有一个概念,”顾面子”,可以稍微解释以上现象。在人们”求人办事”的时候,即使需要拒绝对方的要求,也要顾及到对方的面子,这称之为”顾面子”。”会做人”的女孩子在拒绝男孩子的表白的时候,往往会顾及到对方的面子,很少直接使用”我不喜欢你”,要么采取”拖延”的”顾面子”的策略,说”爸爸妈妈说了,大学期间不让我谈恋爱”;或者干脆贬低自己,”我长得这么难看,你为什么要喜欢我呢?”;或者采取”降低对方的期望”的策略,”我们做恋人不合适,要不还是做好朋友吧?”。

我们是否可以说,”顾面子”能够解释王子与村姑的问题呢?即使将王子与村姑的面子加在一起,我们也很难说,是王子在顾及村姑的面子;还是村姑在顾及王子的面子。可以说,黄光国的”顾面子”一词的确很难精确地描述中国人婚恋之中的这种现象。因为”顾面子”往往适合于官场运作中的”求人办事”的情景。在拒绝对方的时候,需要顾及对方的面子。防止中国”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的传统观念,对自己产生不好的影响。

这就是我所说的第二个不同。在婚恋交往的时候,即使是婚恋交往的初期,也很难用”求人办事”来描述这种关系。婚恋关系除了分手、拒绝对方的表白等极端的情景之外,绝大多数情况之下,是一种平等也非常需要平等的关系。与黄光国所重点谈及的”求人办事”情景,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情。所以,我认为,用中国本土的”装”的词汇来形容这种伴侣从”外人”真正变为”自己人”甚至”另一半”之前的中式印象整饰策略更加恰当。

举个某朋友亲身经历的例子来说,他在与一美女好的时候,由于对方高出他5公分,即使对方身材非常好,但是两人在一起游玩的时候,美女往往是穿平底鞋,而非高跟鞋。如果用黄光国的”顾面子”来解释这种现象,并不是特别恰当。因为”顾面子”存在一种”求人办事”的意思,然而,难道恋爱是一方去求另一方吗?在绝大多数恋爱的情景之中,我们很难说他在求着美女与他好;我们也很难说美女求着与她好。

绝大多数恋爱情景,都是一个相对平等的、你来我往的共同落子下棋的游戏。在这场游戏之中,双方努力调动自己的脑筋,在下棋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棋子。在婚恋早期,可能更多使用的各种”装”的策略,使自己更符合对方的”角色期望”。如果恋爱中,始终像黄光国所说的那样在不断地”顾面子”,那么,这个恋爱关系很难真正持续进去,更多是一场平淡如水的恋爱。”装”则会让对方,在你来我往,相互调情、相互试探的暧昧关系之中,逐步深化关系,然后,慢慢地,对方就从”外人”变为”自己人”直到”另一半”了。

此时,婚恋双方不再需要去”装”单纯、”装”纯洁、”装”高尚、”装”强壮、”装”威猛、”装”能干、”装”幽默…因为到了这个”自己人”的婚恋阶段,调情不再重要,双方都对对方的真正的角色期望了解了,实际的生活更重要了,此时此刻,生活则需要的是另一些角色策略了。

最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