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学习

互联网时代的学习当然不只三种思路,不过我认为这三种思路更值得重视。

第一种,可以称之为,通过资料学习。

资料根据来源的不同,有两种,其一为互联网上的零散资料;另一种则为正式出版的书本资料。在这里,我尤其要强调通过第二种资料的学习。书本上的东西往往成体系,比互联网上零散的资料更有用。互联网虽然到不了李敖所说的狗屎境界,但是,依赖互联网的资料学习时,用于检索资料与整合资料的时间在整个学习中所占的比例,的确会远远大于通过书本学习时所占的比例。

第二种,可以称之为,通过身边的人学习。

同事、老师、导师等等,都可以划归此类。书本上的知识,在具体的操作性方面,有时候会讲述不清,很多人都有过体会,因为一个非常小的问题,在某件事情上卡壳很久。此时此刻,通过身边的人学习的时候,可以直观、形象地学会如何操作。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去学习对方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具体的技巧是学不完的,关键是根据对方的行为风格,看对方在解决问题时,所采取的一些巧妙的方法。不要嘲笑身边的人的某些缺点,很多时候,缺点的背面即优点。雇主雇佣的,也往往是你的优点,与其花费九牛二虎之力去弥补某些缺点,不如将这份精力花到自己的优点之上。

第三种,可以称之为,通过网络社区的关键人物学习。

通过身边边的人学习,往往存在一个缺陷,就是视野很多时候会受到限制。同时,由于各种利益纠纷,身边的人很难将真本事交给你,往往打哈哈,敷衍了事。我们此时此刻,可以通过网络社区的关键人物学习。进入一个具体的领域,用最快的速度找到该社区的核心人员,然后,直接与他/她打交道。比如,某些热心助人、发帖频次非常高的人,往往可以称之为该网络社区的关键人物。这种学习,十分富有互联网时代特征,在解决新兴问题的时候,非常有价值。

另一篇相关的讨论也可以参考。

问题:

昨天晚上,收到一个朋友发来的硕士论文,论文方向是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

读了一下,我突然有了很强烈的困惑感,这也许是很多目前得益于这种学习方式的朋友体会过的或者即将体会的。

得益于大二时在一家IT公司的兼职经历,我较早利用互联网帮助自己科研、工作以及与人交流。随着经验的积累,越来越习惯这种学习、工作方式。甚至,可以说,依赖。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据我的个人经验,它的最大好处是让我能够:

(1)能够很快的介入一个领域。借助于海量数据库,可以及时了解学科的动态以及核心概念。更重要的是,可以获得众多研究者的经验——非正式化的知识。从我的个人经验而言,我对网络心理学、市场调研、Delphi以及UD、asp的学习通过这种方式获益罪浅。

(2)能够直接与该领域中的专家或者老手交流。可以质疑、批评对方的研究,在对社会网络的探索之中,我们与国外的一名研究者的交流充分利用了这点的好处。

(3)能够建立工作关系之外的人际关系。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之中,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但是,互联网在逐步打破一些游戏规则。于我而言,最明显的好处之一就是,国内在一些方面的专家或者老手有不少都是我的朋友了。

(4)能够较快的产生成果或者成果雏形。相对以往的学习方式,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进一步缩短了从学习到应用的过程。借助于庞大的数据库以及专业论坛,能够直接获得阻碍学习到应用的过程中的种种操作性经验。

在过去的一两年内,我陶醉于这种学习方式,我们系的同学也都知道,在大三、大四,我是逃课最厉害的一人。

然而,随着硬盘里面积累的资料越来越多,随着我的思考的东东的雏形越来越多,我开始反思这种学习方式。

(1)非线性组织的网络知识,容易让我陷入对知识本身的追求。有的时候,已经不是为了工作而去学习了,明明知道,自己不可能有时间去看美学与建筑学的材料的,然而,偏偏自己会保留一些这方面的资料。

有限的精力容易分散,同时,充满诱惑的北京,现代社会,更容易让我不能够集中精力完成自己想完成的事情。

(2)较短的从学习到应用的过程会让我忽视更多东西。现在自己所保存的很多雏形,都很好,很精彩,然而,在经历较短的从学习到应用的过程,体验成就感之后,年轻的我又会匆匆忙忙的去作下一件事情,没有很好的将一个雏形、一个理念进一步完善、系统化。

(3)在维护网络人际关系方面所花费的成本同时也会挤占进一步的学习、思考时间。

发表于: 2002-08-15 18:03

回应:

我比较赞成这样一种观点:制约研究展开的主要因素一是资料的获得,二是研究方法的习得。英特网上获得资料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不必多说。

而研究方法的习得在英特网上却不容易做到,英特网上更多的是启迪,思想的火花。由于英特网的“匿名性”,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看法,对他人观点的批判,没有顾虑地放到网上,形成面对面讨论中不太容易有的“畅所欲言”的局面。在思想的碰撞中,可以得到他人也许还没有意识到思想火花。这些思想火花对有心者可能是点燃了思维“燎原之火”,一些思考中的疑惑、死角等在大火中“烟飞灰灭”,一些假像在火焰中“原形毕露”。在英特网上讨论的这种特点,对于我国科学研究现状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

对我个人来说,利用英特网做研究时的问题在资料处理,最大的问题也是两个:一是信息的海量,二是“贝叶斯效应”的影响。

第一个问题是对信息的“真”“假”而言。有的信息反映了客观现实,是真的,有的则没有,是假的。要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真”的信息是一个十分巨大的工作量。

第二个问题是对信息全部是“真”而言。英特网上的信息传播带有所谓“大众传播”的特点,一个事物的全部特性在传播中被分解,在英特网上这些反映真实特征的信息的分布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状态对接收者来说,就形成了接收的不平衡,某些特性由于反映它的信息接受的次数多而被重视,有些则由于接收次数少而被忽视,有些重要的特征则“淹没”在传递强度高的反映其它特性的信息中。因此,接受者在处理这些真实信息时,需要反复平衡、检查,以避免在结构性缺陷的信息上进行研究。在处理某些领域的信息时,英特网上信息的“贝叶斯效应”造成的处理成本是非常高的,有时是“致命”的。

最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