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后记

心理教育 2.0——积极心理学在学校应用的未来

许多在一线心理教育工作过几年的老师都会提出一个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怎样才能从表面走向实质?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积极心理学代表了近些年来心理学家的努力。我们可以粗略地将以传统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称之为心理教育1.0时代,未来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称之为心理教育2.0时代。

虽然1.0与2.0的这种划分在真实时空中并不是截然对立的,界限也较模糊,然而,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到幸福课®,我们还是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与心理教育1.0时代相比较,心理教育2.0时代存在以下显著差异:

1、关注议题不同:心理教育2.0更关注人类优势与潜能而不是人类不足

如果说心理教育1.0时代关心的是问题学生、特殊群体学生,日常工作主题是心理档案甄选、个体心理咨询。心理教师成长训练与心理健康教育重心多在于具体的一对一咨询技巧以及团体训练。那么,在心理教育2.0时代,正如《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本书目录所反映的一样,我们更应该关注:如何发现并利用青少年的个人特长(积极优势)、如何帮助学生更快乐(积极情绪)、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关系)、如何从灾难与挫折中重生(积极应对)、关注如何帮助学生激发内在动机,实现目标(积极成长)及如何创造一个快乐的学校环境(积极组织)等六大积极心理学视角的新兴主题。心理教师成长训练与心理健康教育重心在于心理培训与团体心理活动训练课程设计。

不仅仅是新兴主题,即使是心理教育1.0时代已经存在的古老议题,心理教育2.0时代也采取了不同的视野。例如,学校如果需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工作。需要使用科学的心理评估工具来进行测评。但是,现有的心理健康测验通常关注的是学生“消极”的一面,较少关注学生“积极”的一面。比如SCL-90作为使用频率较高,从国外引入修订的量表,它的题目多数来自临床研究。然而,中小学生作为特殊的施测群体,年龄小、受暗示性强,因此容易导致测量结果为心理异常。从对近十年内地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回顾来看,可以说,国内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异常指标较高与所采取的工具有一定关系。安人公司出品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综合测验》则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做出了新的努力,不仅关注心理教育1.0时代的抑郁、焦虑等“心理痛苦”指标,同时还关注青少年的乐观、求知欲、创造性等“心理幸福”指标。

2、定位不同:心理教育2.0是幸福教育而不是问题教育

如果心理教师自己以及学校校长将心理教育定位于问题教育而非幸福教育。心理教育始终与抑郁、考试焦虑、孤独症这样的问题打交道,那么,心理教师与心理教育的价值往往难以体现。对于校长来说,如果始终看不到心理教师与心理教育的实际产出,那么,实际支持势必减少,最终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日常心理教育工作流于表面。心理教育2.0时代的出发点则明显不同——我们致力于给学生上幸福课®。心理工作者致力于结合积极心理学技术,帮助青少年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本书第三章《学习风格》部分介绍的“思维导图”是很有用的方法,那么,是不是可以介绍给学生呢?短平快地帮助学生提高学生成绩,相信学生与学科老师都会很喜欢。又如,目前中小学小胖子越来越多,体重管理可以说是当前健康心理学的热门研究话题,本书第十三章《目标抉择与执行意图》介绍的“执行意图”概念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体重管理。

再如,以当前热门话题网络成瘾为例。当前市面上流行的网络成瘾治疗方法多数仍是“问题导向”,针对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开展形形色色的特训。然而,仅仅关注青少年“不好”的 一面,孩子们就会更“好”地成长吗?研究发现,并非如此。实际上,青少年对互联网的病理性使用与整个社会大环境、学校家庭小环境及个人人格特质有关。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仅让孩子承担这一责任,有违学术常理。研究指出,多数网络成瘾者会失去对时间的知觉,产生了一种积极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融(Csikszentmihalyi)所言的“心流体验”(英文为flow,是指当人们全力投入某种活动时可能获得的一种独特的巅峰体验,更多介绍参考本书第六章《心流体验》),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网络游戏之中。如何让青少年在日常生活的其他地方也能体验到更多的“心流体验”,最终摆脱对互联网的单一依赖?

3、受益群体不同:心理教育2.0让更多普通人而不是少数人受益

1913年,美国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者仅有115人,到了2000年,已有22000-25000全职工作者;1934年,每6万美国学生,拥有一名全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到了2002年,每1800名美国学生,拥有一名全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随着近些年,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日益重视,中国的心理学事业同样正在急剧发展。与美国相比较,由于中国人口繁多,每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需要服务的学生更多,如果试图更好地服务1800名以上的学生,我们能够依赖传统的一对一心理咨询技能吗?

不,显然不能。从实践经验来看,一名好的心理咨询师一月只能服务50名不到的客户;一名优秀的心理教师可以同时面对2000名学生。这一切,就意味着心理教育关注的重心应从问题学生到一般性学生;从心理咨询技能到心理培训与心理训练课程设计。当积极心理学与青少年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心理教师对学校的价值将急剧放大。

无论如何,中国心理学自改革开放之后重新恢复,到目前为止,还不到三十年,与欧美相比较,还是发展初期阶段。在这个阶段,从理论到实践,总会是问题多于答案。一方面,我们要很生猛地用短短几年时间消化某个领域西方心理学几十年甚至数百年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我们还得打破种种国情、人际关系以及物质条件的束缚,进行本土特色的创新甚至完全颠覆。因此,行路者难。

所以,多做一些事情比不做好,《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这本书正代表了安人公司的这种理念。在来自全国多位优秀心理教师与教研员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之下,经过一年左右的策划与长达半年的集体写作,最终确定了一个兼顾理论与实践的框架,将积极心理学与团体心理活动课结合起来,更好地帮助各位读者了解并运用最新的积极心理学技术。

在图书即将正式出版之际,我们特别感谢各位浏览样稿之后,发来热情洋溢的推荐语的心理教师、校长与教研员,以及为本书撰写推荐序的人大博导、学校心理学专家雷雳博士;心理教育专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主编陈虹女士。最后特别感谢的是,在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兴思潮,正在心理教育领域大规模普及的时候,即敏锐发现积极心理学与学校心理教育结合的价值,并努力推动本书问世的策划编辑李欣伟女士。

作为一种新的尝试,本书难免有一些不周之处,在安人公司旗下安人心理的官方网站,各位读者可以及时下载到最新的勘误表及部分配套资源。同样,非常欢迎各位读者主动联系我们,无论是批评指正还是关于积极心理学的任何问题,我们都乐意收到您的反馈。

2009年9月29日

最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