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焦虑症

“创业焦虑症”这个词其实不是我发明的。忘了从哪里看到的了。

说到心理健康评估,那是自己专业,不过左翻右翻,我们不可能在DSM(国际通用的心理健康断标准手册)中找出类似的病症。焦虑症的典型特征,我门清,不过这类创业者,很难用一般的焦虑症的特征来描述。

形容得了“创业焦虑症”这类创业者,可能还是得用流行病学的方法来描述:

他们往往在25-35岁之间,性别为男,未婚,业余爱好多为电子、IT,尝试各种互联网新鲜事物或者新鲜游戏,除此之外,业余爱好很少,尤其是需要跟人打交道的爱好。工作三四年之后,不甘于平淡的生活,开始创办自己的事业。

在创办自己的事业之前,对人生充满了美好理念,认为,一定要创办一个这样的企业:

1)所有员工在自己这里都是快乐的;
2)所有员工都不需要加班;
3)坚决不做自己瞧不起的土气的包工头,拖欠员工薪酬;
4)所有员工都像自己一样,热爱这份事业,努力拼搏向前,人人品质优良,爱公司如家;
5)利润会滚滚而来,只要自己有投入。

然而,当这类创业者介入真实的创业生活中,他们开始发现:

1)并不是所有员工在自己的公司这里都是快乐的;
2)现实的项目开始逼迫加班;
3)开始觉得包工头也挺好的,开始宣传马云也曾经拖欠过员工工资,向员工借钱的事迹了;
4)并不是所有员工都认同你的理念,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一份现实的收入更可靠;
5)利润的来临往往在自己即将崩溃的时候。

于是,他们开始:

1)非常焦虑地,逼迫员工出活,同时将自己的压力转嫁到更多的员工身上,自己不开心,员工也不开心;
2)恨不得所有员工都与自己加班到深夜2点多,恨不得员工所有三餐、住宿都在公司解决,恨不得员工去5号的时间,都在思考公司发展;
3)开始想法设法将稳定的员工薪酬拖欠或者减少,或者使用成本更低的兼职等;
4)对于人过于苛求,当员工稍微表现出不认同自己的理念,不热爱自己的事业,就开始过度反应;
5)在利润滚滚而来之前,自己的公司已经死了,不是因为其他,而是因为他们人为地将自己的心理防线早就崩溃了,即使公司的前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

为什么这样呢?

1)创业者往往具备高度的成就动机。

但是从心理学角度而言,高度的成就动机同样意味着与A型行为之间有高度相关。因此,容易出现焦虑症。

2)创业比任何一项竞赛更能挑战一个人的心理极限。

尤其对于部分自我期望甚高的创业者而言,在创业之前,许许多多的创业者在自己的行业、自己原来就业的公司,无不是优秀的人才,善于交际,左右逢源,技术突出,活得都很体面。但是到了一个真实的创业情景之中,创业者面临的更多是一个资源极其匮缺的商业环境。这个时候,需要的不是温文恭敬,需要的不是面子功夫,更多需要的是放弃面子,光着膀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胸襟。创业环境之下,创业者更容易遭受各种负面情绪的打击,诸如自卑、自负、消极、过于积极、急躁等等,很多自己的心理缺点,是创业者在创业之前压根不可能意识到的。不过创业者一旦突破自我,走出去,无不是顶呱呱的人才。

所以我一再强调,如果你很难像郭广昌一样,在创业早期,顶着酷暑,骑着自行车去派发各种问卷,你很难成就今天的复星帝国。类似郭广昌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几乎成为成功的企业家的传记的必备元素——早期的创业艰苦。

3)真实的商业环境不是全或者无。而是阴阳太极的融合。

这是柯林斯的研究,我就不多说了。创业者为什么焦虑?因为很多时候,将期望等同于现实;将潜在等同于存在;将手段混同于目标。真实的商业环境之中,成功地企业家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在实现这个目标过程之中,可以放弃清高,可以放弃某些原则,例如,如果新东方的俞某在创业初期,坚持不盗版的原则,可能就没有今天的新东方了,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可能暂时要放弃很多原则,但是此时的放弃是为了更好地实现。

最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