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书话(6):修辞不只是明喻

寂寞流泪,身如浮萍,断了根,若有水相邀,我也会同行。

女人无风情,男人无雅兴,面目无趣。风情首推张爱玲;雅兴当读钱钟书。如果说句法能量代表读者分析句子做出的努力;语义能量则指读者联接句子、理解篇章付出的脑力。大作家就像张爱玲、钱钟书一样,不仅常有妙句,而且对文字的节奏、氛围、情绪有着惊人的控制力,如剥春笋,交织往返,层层推进。一口气读完之后,仍不忍释卷。

什么消耗读者较多的语义能量?

欣赏妙文之前,先让我们看看哪些因素消耗读者较多的语义能量?我仍然将其总结为三大类:

  • 基础错误类:如使用读者不知道的单词、简称和缩写;缺少例子来表达复杂概念;解释性文字过于简略或过于详细;
  • 修辞陈腐类:如使用老套的修辞手法;毫无文采,读者昏昏欲睡;
  • 篇章错误类:如观点与读者期望不同步,又如缺少上下文来帮助读者理解观点,再如谋篇布局不符合人类记忆习惯,导致读者常常忘记读过的内容

基础错误类错误会在一些例子中涉及到,但不是本系列重心。修辞陈腐类将在第二部分《辞格》展开;篇章错误类,则落在第四部分《篇章》。今天先说几个小例子,就让我们从修辞开始。

修辞不只是明喻

先看一个坏的例子:

例1:肖育轩《火花》(修辞学讲义,p256)

高思华像骄傲的山鹰,敏捷地向上飞升,身子愈来小了,可是她那无畏的精神和勇敢的形象,却愈来愈高大了。

记得小时候写作文,我们经常用这种句子结尾。今天你还好意思写吗?

偏偏我们记得住、用得上的修辞术,好像只剩下了明喻排比,最多加上暗喻对比夸张。滥用明喻莫过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余光中在《试论朱自清的散文》中做了个苦力活,找出了《荷塘月色》所有比喻,如下所述:

例2:朱自清《荷塘月色》(余光中集第五卷,p563)

1.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 人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朗珠,又如碧空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3. 微风过处,迭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5.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6.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7.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8. 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9.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炯玲上奏着的名曲。 
10.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11.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十一句话总计有十四个比喻,千字短文,密密麻麻,这不算过分,但是这十四个比喻竟然有十三个比喻是明喻。多个明喻失之庸俗;浮夸浅显。一篇流传甚广的教材范文,它会如何影响我们的写作经验?随便调查几个朋友,大都难以说出明喻暗喻排比对比夸张之外的修辞手法。甚至写作很好的专业写手朋友,知道要那么去写,但是她不知道这种修辞手法的正确名称。

身为时不时需要编写程序的认知科学从业者,在我看来,这种现象不可思议。就像开发者没掌握“设计模式”;认知科学研究者没掌握“实验范式”。

除了明喻暗喻、排比对偶这些被用烂的修辞术之外,还有哪些?在第二部分《辞格》,我将介绍已被遗忘,却在日本发扬广大的修辞术,以及如何利用认知科学原理来善用修辞术。试举日本著名女诗人小野小町的例子:

例3:风喻示范(小野小町《小町集》)

寂寞流泪,身如浮萍,断了根,若有水相邀,我也会同行。

什么是风喻?你可以理解为比喻的平方、比喻的立方;一路循环下去,就是比喻的N次方了。(这里也有一个认知科学原理,存在一个最大循环次数限制,将在文心部分解释)既然身如浮萍,那么浮萍会断根,也会有水相邀。我们可以画个简单的示意图:

身=》浮萍=》断根=》水 =》相邀 =》同行

钱钟书、张爱玲都是风喻高手。先看钱钟书的例子,这是《论交友》的第一段:

例4:钱钟书《谈交友》(钱钟书集之人生边上的边上,p9)

假使恋爱是人生的必需,那未,友谊只能算是一种奢侈;所以,上帝垂怜阿大(Adam)的孤寂,只为他造了夏娃,并未另造个阿二。我们常把火焰来比恋爱,这个比喻有我们意想不到的贴切。恋爱跟火同样的贪滥,同样的会蔓延,同样的残忍,消灭了坚牢结实的原料,把灰烬去换光明和热烈。像拜伦,像哥德,像缪塞,野火似的卷过了人生一世,一个个白色的,栗色的,棕色的情妇的血淋淋的红心,白心,黄心(孙行者的神通),都烧炙成死灰, 只算供给了燃料。情妇虽然要新的才有趣,朋友还让旧的好。时间对于友谊的磨蚀,好比水流过石子,反把它洗琢得光洁了。因为友谊不是尖利的需要,所以在好朋友间,极少发生那厌倦的先驱,一种厣足的情绪,像我们吃完最后一道菜,放下刀叉,靠着椅背,准备叫侍者上咖啡时的感觉,还当然不可一概而论,看你有的是什么朋友。

在这篇经典作品中,钱钟书大量使用风喻,如:开篇第一句:

假使恋爱是人生的必需,那未,友谊只能算是一种奢侈;所以,上帝垂怜阿大(Adam)的孤寂,只为他造了夏娃,并未另造个阿二。

我们也画个简单的示意图:

恋爱=》必须=》友谊=》奢侈=》上帝=》阿大=》阿二

从必须与奢侈来比喻恋爱与友谊,然后直接跳到上帝造人的传说,钱钟书故意将亚当(Adam)译为阿大,由阿大又引出一个阿二,读来妙不可言。在我的科普作品《心智三部曲》中,借用此句,改为:

例5:

那时,天还是蓝的,地还是红的;肉是可吃的,石头是不可吃的。你恋着一位姓夏的女孩;她却爱着你。在这个小小的乐园,你们仅拥有彼此。如果说爱情是必需品,那么朋友显然是奢侈品。因为那位叫上帝的园林小主管还没来得及发明阿二。孤零零的乐园,唯有一条爬在苹果树上的蛇。

这段开篇还有多处风喻,如:

  • 恋爱跟火同样的贪滥,同样的会蔓延,同样的残忍,消灭了坚牢结实的原料,把灰烬去换光明和热烈
  • 像拜伦,像哥德,像缪塞,野火似的卷过了人生一世,一个个白色的,栗色的,棕色的情妇的血淋淋的红心,白心,黄心(孙行者的神通),都烧炙成死灰, 只算供给了燃料。
  • 情妇虽然要新的才有趣,朋友还让旧的好。时间对于友谊的磨蚀,好比水流过石子,反把它洗琢得光洁了。
  • 因为友谊不是尖利的需要,所以在好朋友间,极少发生那厌倦的先驱,一种厣足的情绪,像我们吃完最后一道菜,放下刀叉,靠着椅背,准备叫侍者上咖啡时的感觉

再来两例,

例6:钱钟书《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钱钟书集之人生边上的边上,p66)

用一个粗浅的比喻,好像小孩子要看镜子的光明,却在光明里发现了自己。人类最初把自己沁透了世界,把心钻进了物,建设了范畴概念;这许多概念慢慢地变硬变定,失掉本来的人性,仿佛鱼化了石。到自然科学发达,思想家把初民的认识方法翻了过来,把物来统制心,把鱼化石的科学概念来压塞养鱼的活水。

例7:钱钟书《论文人》(钱钟书集之写在人生的边上,p47)

文学是倒霉晦气的事业,出息最少,邻近着饥寒,附带了疾病。我们只听说有文丐;像理丐、工丐、法丐、商丐等名目是从来没有的。至傻极笨的人,若非无路可走,断不肯搞什么诗歌小说。因此不仅旁人鄙夷文学和文学家,就是文人自己也填满了自悲心结,对于文学,全然缺乏信仰和爱敬。譬如十足文人的扬雄在《法言》里就说:“雕虫篆刻,壮夫不为。”可见他宁做壮丁,不做文人。因此,我们看见一个特殊现象:一切学者无不威风凛凛,神气活现,对于自己所学科目,带吹带唱,具有十二分信念;只有文人们怀着鬼胎,赔了笑脸,抱愧无穷,即使偶尔吹牛,谈谈“国难文学”、“宣传武器”等等,也好像水浸湿的皮鼓,敲擂不响。

昨天举的张爱玲的例子(《红玫瑰与白玫瑰》),也是风喻接风喻,如:

  • 车窗外还是那不着边际的轻风湿雾,虚飘飘叫人浑身气力没处用,只有用在拥抱上。玫瑰紧紧吊在他颈项上,老是觉得不对劲,换一个姿势,又换一个姿势,不知道怎样贴得更紧一点才好,恨不得生在他身上,嵌在他身上。
  • 临别的时候,他捧着她的湿濡的脸,捧着呼呼的鼻息,眼泪水与闪动的睫毛,睫毛在他手掌心里扑动像个小飞虫。

张爱玲的风情文字,不少处都在使用风喻,再举一例:

例8:张爱玲《创世纪》(张爱玲集之红玫瑰与白玫瑰,p204)

天还是冷,可是这冷也变成缠绵的了,已经是春寒。不是整大块的冷,却是点点滴滴,丝丝缕缕的。

今天我们欣赏了钱钟书与张爱玲在修辞上的控制力。明天我们看看两人怎样驾驭篇章。

备注

  • 备注1:有专业网友指出朱自清前后期风格变化很大,以他早期作品来分析,并不公平。如何评价作家,我将开单篇解释,评价作家要看他水准最高的作品。之所以选《荷塘月色》,是因为作为教材流传太广了,同时已有余光中等多位行家批评过。
  • 备注2:风喻有日文译者翻译为讽喻,容易与中文语境的讽喻混淆,取其连环反复比喻之意,在本系列中暂译为风喻。
  • 备注3:中国修辞学,有悠久传统,近当代辞格研究,陈望道、吴士文、谭永祥、王希杰都为大家,但中国辞格研究走错路了,不符合认知科学原理,没法为普通读者与专业作家所用,详情我将在《辞格》部分展开。

Wenxin6

题图:潘家园旧书市在周末早上开市,在这里,经常可以淘到一些稀奇古怪的旧书。

写作时间:2014年3月1号18点开始,21点20完成。(写了7的草稿)

本来下午四点开始写,结果收了两包书,又东拖西拖,一直到六点才动笔。感谢推荐了很多好书的豆瓣网友:D

最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