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新读者的文章导航(2):思维、学习与写作

人们经常思考,我思考人们怎么思考。在前文中,主要介绍了十篇适合科研岗位的新同事、新朋友的文章。在这一篇导航中,更侧重介绍通用的思维方法论,分成三大组块:思维、学习与写作,推荐按照此分类阅读与学习。

思维

思维方法论系列主要体现在《心智工具箱》系列中。

科普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视角。与道金斯吵了一辈子的古生物学家古尔德是好榜样,27年,每月一篇,每三十篇结集出书:“从来不曾被癌症、地狱、洪水或者世界职业棒球大赛打断过”。当他老去,最后一本图书,书名很有趣:《我已登陆:自然史的上一个开始的结束》。

心智工具箱系列向古尔德致敬,活到老,写到老,每月写一篇,然后结集出版。今明年将陆续出版。其中,对于新读者来说,最关键的几篇是:

文章1:心智工具箱(11):人生标准九

社会上永远存在着一个“人比人”的问题。我们不会因为自己的愚蠢而悲伤,只会因为比周围的人更蠢而痛苦。如何进行社会比较,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为什么我们会看到一个又一个原来敬仰的牛人纷纷走下神坛,在这样的时代,我们该如何自处?

这篇文章写得比较深刻,言外之意比较多,其中,各位需要特别注意的,文章没有直接点出来的主要有两点,

其一:标准三以下,拼神经智力(父母基因);标准四到六,拼经验智力(在某个领域的努力);标准七到九,拼反省智力(元认知等)。区分开大牛与小牛的是品位而非能力。

其二:古尔德所言的左墙、右墙效应。可以参考此书:生命的壮阔——“另类”的生物统计学全局观(图略) (评论: 生命的壮阔)

文章2:心智工具箱(14):奖赏会伤人

如果说动机是人类行为的食物,驱动着你去做事。那么,这些食物分成什么种类?偏食会带来什么恶果?如何将偏食损失最小化,培养更好的动机偏好?

这篇文章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文章中指出的误区,是无数人在一犯再犯的。就像在玩一个天平游戏,你以为,满足基本温饱,再去追求兴趣,成功会自然而来。你却不知道,你一天只有24个小时玩这个天平游戏,一旦你习惯用外在动机驱使自己,那时,你已经买不起兴趣、好奇心了。

同时还可以搭配阅读:

还可以参考:

  • 心智工具箱(8):资本论:这篇文章介绍了一个芒格主义的思维框架。不过这篇文章超出不少读者的理解能力,建议放在最后的最后阅读,或者听我当面讲述。

文章3:心智工具箱(12):刻意练习

目前,所谓的“一万小时定律”还在广泛流传,但是它实际并不靠谱,在心理学上反证也不少。比如反证文献1:http://t.cn/RvqxIq9 文献2:http://t.cn/RvqxIqo 文献3:http://t.cn/RvqxjIY

这篇文章,在指出“一万小时定律”的问题后,指出了真正靠谱的学习方法是什么。每一位新同事新朋友,如果希望成为领域中最杰出的专家,最简单的就是从做一名认知学徒开始,找到自己的成长社区。

学习

关于学习的文章主要放在这里:

其中,阅读次序推荐为:

文章4:我们为什么害怕学习?

首先需要明白,有哪些错误的学习观念。低级一点的错误,如“左右脑”、“大脑仅用百分之十”、“男女脑不同”等学习迷思广泛流传;高级一点的错误,如“学习金字塔”、“一万小时定律”、“多元智能”、“学习关键期”等甚至成为不少专业教材内容,或者在专业期刊上堂而皇之发表。

这一篇文章介绍了Willingham的好书:Why Don’t Students like School。这本书代表认知科学新世纪以来新进展在k12领域的应用。九章回答九个问题,介绍九个观念,是在作者给American Educator写的 Ask the Cognitive Scientist专栏文章基础上改编的。虽然作者写给中小学教师。但是完全适用于成人自我学习。其中,几乎处处颠覆了人们关于学习的常识。

同时还可以参考,一位读者听我吐槽时的笔记:

文章5:寻找智慧的三种人:读马奇的《经验的疆界》

在寻找智慧的路上,往往过于纠结一种路径。但是多数时候,需要不同视角。马奇总结了笛卡尔信徒、 讲故事的人与适应者三类模式。每一种视角都存在它的弊端。当我们坚信一种模式的时候,我们可能跳入了模式的大坑。在阅读文献、解决高难度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思考,对方究竟采取的是什么视角?

关于模式的思辨,则可以搭配阅读:

文章6:元认知学习示范:以TED为例

这篇文章,以TED为例,阐述了学习的基本原理:组块。如何将庞大信息量为自己所用。特别感谢老朋友小容整理的教程:

具体读书方法,还可以搭配阅读:

文章7:不上大学,你可以学些什么?

此文是写给舅舅女儿与我这样的小镇少年的,当时她看完之后,很激动地跑到北京找我来了。可惜美女妹妹最终还是回老家选择了份安心养老工作,突破人生局限性不易。所以我曾经写过:

你在人生很早做的三个决定,可以解释你一生各类心理学变异一半以上,比如,你是否能成为领导者、你的智力性格天赋如何。其一,谁当你的父母;其二,你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出生;其三,你的性别。剩余的随机变异需要你用一生去拼,同时也供养了一代又一代心理学家。

这篇文章重要的不是里面的资源列表,而是终身学习理念。中国教育最神奇的地方,是能让多数人在离开校门后,失去再学习的欲望。所以,需要我们自己补上这一课。阅读这篇文章,可以同时补充阅读:

写作

写作是最好的记忆。思维与学习,必然跟写作关联在一起。简洁的思考、清晰的逻辑与雄辩的美文,也一直是我追求的写作风格。写作这里,我写了两个系列:

其中,最重要的可以从这三篇入手。

文章8:如何提高文章含金量?

如果你想要清晰地思考,就必须远离人群。但是走得越远,你的处境就会越困难,收到的阻力也会越大。因为你没有迎合社会习俗,而是一步步地与它背道而驰。

这篇文章介绍了提高文章知识密度、创意密度的几个基本原则,分别是:

  • 离一手信息更近;
  • 假想面前有一位读者,一般作家读者是市场,伟大作家读者是挑剔的自己;
  • 写作时遵循奥卡姆剃刀原则,采取修剪之刃与隐喻滤镜两大神器。

文章9:快速写作模式谈

这篇文章是去年与今年,我连续二个月,在豆瓣与微博,给各位读者示范如何快速写作时的经验总结。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整个模式与步骤。

文章10:[文心书话(1):怎样提高写作能力?](http://www.douban.com/note/332188354/)

《文心书话》志在结合认知科学与美文典范,讲如何提高写作。其中第一篇介绍了中文写作的传统,以及开了一份如何提高写作能力的书单。

中国写作传统不同于西方,两者美学趣味大相径庭。如果说西方是史诗与叙事诗传统,中国则是抒情诗传统。学习写作,还得在西方与古典中寻。 去古典中体悟最美的抒情;往西方练习简约的叙事之道。其中不二法门就是,看最优秀作家的文章,将自己沉浸在美文体验中。

同时还可以参考读者写的读书笔记:

最后是一个小福利,《文心书话》第一章的电子版:http://t.cn/8sEceYx

最新的: